苍茫大地,猎猎的风将齐膝的草吹伏下来,一台台白色的巨塔不紧不慢地转着。这是无数电影镜头里的美景,它代表了大家对新能源的第一印象:风力发电。
经历了2009~2011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在风力发电生产和运行领域都占据了世界第一的排名。同时,中国风电企业也遭遇了“弃风限电”的阵痛和压力。风力发电能否承担起新能源发展的重任?我们都在问:何时为风再起时?12月14日,复旦MBA能源俱乐部在李达三楼104教室就风力发电成功举办了一次专题讲座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卜贤松和陈泷两位嘉宾,他们分别从大型风力发电机和小型风力发电机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能源俱乐部的刘芳同学作为主持人介绍了俱乐部宗旨和发展计划:“为投身能源事业的MBA同学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凝聚相关的资源,提供能源发展的最新资讯,拓展公共关系网络。”“能源行业专业性比较强,分布领域比较多,大家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有益于自己的内容。”目前,俱乐部有9位核心理事,并在不断吸纳对能源有兴趣的同学,甚至校外的朋友进入这个大家庭。
卜贤松是能源俱乐部的核心理事之一,目前在复旦MBA2013级8班就读。他是一位精益生产专家,拥有Six Sigma黑带,具有十多年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目前在远景能源公司工作。他曾主导建立起全球第一条大型风电设备流水线,主要负责供应链交付体系的搭建与规划。
卜贤松首先介绍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目前的发展状况、行业特点,特别是风力设备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他指出:风电的发电量已经超越了核电,成为火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力来源;在回顾过去几年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后,他也对未来数年里中国风电与世界风电的发展给出了展望和自己的分析见解。同时提出,尽管中国的风机制造产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风机行业的供应链环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几年的风电发展中,风电转型与衍生服务将涌现出巨大潜力。特别针对目前并网难的问题,卜贤松说道:中国的风电企业已经全力推动电网友好型风机,但是风电友好型电网却需要相关企业和国家花大力去推进解决。只要能够解决“弃风限电”问题,风力发电的前景将会更好。
接着,陈泷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做了介绍。陈泷同学目前就读于复旦MBA2013级3班,他正从事小型风力发电机方面的工作,对该行业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目前在校担任复旦能源俱乐部主席工作。
小型风机已经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现在处于离网型向并网型发展的趋势阶段。由于小风机自身的特点,它易于与建筑物结合,适用于城市用电负荷处使用等,特别是符合目前政府所大力推动的分布式发电应用。通过播放两段视频,他用实例介绍了小型风机在屋顶上的使用,并介绍了澳洲采用风光互补并网型系统的使用情况。所以,陈泷认为小型风机将逐步向分布式应用发展。与此同时,小型风机也遇到与光伏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生活当中。他介绍了美国最新新能源领域商业模式——众筹(crowdfunding),通过向普通大众募集资金建设分布式电站,为投资人获取稳定回报,为电站安装者提供零风险使用可能。这将是分布式发展下一阶段的重点,也是能源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最佳案例。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很快就结束了,分享嘉宾和与会者在不断的互动中都得到了解惑和启发。几位校外的朋友纷纷表示对新能源领域的兴趣,并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预约下次活动继续探讨,本次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复旦MBA能源俱乐部
复旦MBA项目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