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复旦MBA2013级7班在复旦管院史带楼302室成功举办了“闲话紫砂“主题分享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潘奇同学作为分享嘉宾,其母为第一代正式的紫砂手艺人,本人也是紫砂艺术的忠实爱好者。在活动过程中,潘同学做了精彩的分享。
此次的分享主要是围绕紫砂壶的欣赏与收藏展开的。
首先,潘同学梳理了紫砂的发展脉络:宋代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其初创期;明末至清代日趋繁荣,在近当代达到了鼎盛。其次他从艺术标准和功用标准两个方面介绍紫砂壶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简而言之,即:“泥、形、工、款、功”。
近年来,紫砂市场行情不断看涨,在很多人看来,紫砂壶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品茗用具,而是成为束之高阁、具有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艺术品,成为藏家和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紫砂壶无疑成为近年来艺术收藏市场一大亮点。对于紫砂壶的收藏和保养,潘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选择紫砂壶的时候,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实用型紫砂壶入手,再逐步升级更高层次的作品,在比较中提高欣赏水平。在保养方面,首先要开壶,经过一整套开壶的程序可以使紫砂壶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普通茶壶,而是吸收了茶叶精髓,一经冲泡就能茶香满室。同时在养壶过程中,日常养护更为重要,养护紫砂壶关键要做到勤泡、勤洗、通风、阴干八个字,只有经过了使用者的悉心养护,紫砂壶特有的“润玉”光泽才能显现,同时,潘同学提醒,养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养壶其实是一种过程之美,如果太急功近利,反而失去了其中的乐趣。
小小紫砂,意象万千,思想与文化皆沉淀其间,山水与风情都汇集于此,其肚可容山容水容天下,其胸能揽人揽物揽风情。愿此次分享可以给每一位对紫砂感兴趣的朋友一些有益的启示,并期待更多的朋友可以参与其中。
复旦MBA2013级7班
复旦MBA项目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