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诗,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业务发展部成员,复旦大学MBA2012级国际班在读学生。5月17日下午,在由复旦MBA医药健康产业俱乐部举办的“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医疗”的主题沙龙活动中,她以行内人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了当下热点“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产业的实际应用,用主题演讲的方式宣告便携式“健康管家”时代的降临。
侃侃而谈的陈佳诗对自己的这个行业充满信心的同时,也由衷地感慨到:“在给年少轻狂的自己开启一扇门之后,复旦管院又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的启蒙腾飞都源于复旦,这大概就是我离不开复旦的原因了吧!”
凭借着自己生物学的专业背景,大学毕业后,陈佳诗在财富500强的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大客户经理,过去只需要面对实验室的她,在工作中却要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她不仅要熟悉公司数百万种产品,还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和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陈佳诗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连续两年超过业绩指标100%,并在2012年取得1600万人民币的惊人销售额。但即使是如此,这些涵盖了生物、设备、化学品和耗材等的工作内容,也让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女焦头烂额。
就在这个时期,陈佳诗终于体会到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只能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敲门砖,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她就不得不回归原点,再度丰满自己的羽翼。于是,四年前大踏步离开复旦校园的她,为了大展拳脚时更有力,毅然重返校园再充电。
熟悉的校园、亲切的老师,由复旦走出的陈佳诗,对复旦从来都不陌生。她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热烈而积极的学习氛围都让她着迷。“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复旦在启蒙了我的职业生涯之后,居然又助跑了我的第二次起航。”陈佳诗感叹道。而这一次的助力,让她在传统的医药行业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一直从事医药行业的陈佳诗在踏入德国博世公司后开始接触到“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医疗”。面对这些崭新的名词,她也曾有过质疑。但随着深入探究,她发现“现在的社会,并非只有那些需要吃药打针的才被称之为病人,所谓的智慧医疗做的就是要把这些在吃药打针之前就能预防、之后还能监控的方法全部集合起来,在计算机硬件尺寸不断缩小和移动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展的结合下,使之可穿戴、更便携。这是一种看似冒险但实际光明的科研探索。”
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陈佳诗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了“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产业的一系列应用,让即便是医疗行业门外汉的众多同学也对这个陌生的名词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这个在MBA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小妹妹怎么会看好这些看似新潮的东西。其实,这还是源于陈佳诗骨子里的“好奇”,她渴望求新求变,渴望创造性的突破。“我的职业目标好似做一个风筝,所有能够被学习到的都只能是骨架,而那些真正让它与众不同的图案,靠的是创作。”
陈佳诗认为,中国医疗行业的突破,需要减少三甲医院压力、建立三级医疗体系、从而缓解医患矛盾压力。具备远程医疗作用、便捷易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看似是一种冒险的科研选择,其实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创造。“我相信,这种贴身健康管家的出现,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她自信地表示。
在大多数人看来,目前的“智慧医疗”是一个烧钱的前端研究。现在市面上可见的任何一件“可穿戴设备”都售价不菲,要想在这个还尚未开发的领域真正开拓出市场可谓难上加难。但陈佳诗却对此充满信心。她认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这与中国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和供给不足形成了矛盾。于是,随之出现的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趋势就成为了必然。“它结合有大数据、可穿戴科技、移动终端应用、社交网络、认知计算、3D打印等前沿科技,一定会颠覆我们传统的生活。”
如今,为了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身体状态,健康管理开始由被动的疾病治变为为主动的管理健康。当人们带上智能腕带、脚环、眼睛等可穿戴设备时,其中的微型传感器就能实时感知人体的各种状态,同时结合无线网络上传数据到云端,丰富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这种结合硬件软件的科技研发是人与世界沟通的新工具,开启了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陈佳诗介绍道,业界专家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 亿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中国这个医疗管理还不是那么完善的国家,结合高科技的可穿戴设备绝对市场广阔。”
当然,陈佳诗也客观地认识到,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技术差距。它在技术上是计算机硬件尺寸不断缩小和移动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展两方面结合的产物,与其号称完美的软件相比,硬件是可穿戴设备更大的技术壁垒。诸如电磁辐射,电池续航能力差,依赖智能手机,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有待改善都是“可穿戴设备”亟待解决的技术挑战。
挑战虽大,信心也足,用陈佳诗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她“如同一辆加满了油的车子,开启发动机就可以全速前行。”究其原因,可能是从踏进复旦的那天起就萦绕在耳旁的那句话:“身为复旦人,就没有理由畏惧,因为复旦人绝对有能力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