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从来不缺人讲商业运作、讲怎么赚钱,多的是成功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所以我想把不一样的东西带给大家。”6月15日下午,作为复旦MBA博览会的一部分,一场特别的分享会拉开了序幕,而主讲人——来自复旦MBA2013秋季班的孔娉涛在一开始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在今天的活动中,孔娉涛带来的分享主题是《方寸乾坤——中国印章的认知与收藏》,这样的主题在商学院的讲座中很少见,也让大家充满了兴趣。孔娉涛开始关注并收藏印章已有三年,她认为自己虽然小有心得,却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因此专程把她的姐姐、上海博物馆专门从事古代印章研究与鉴定的青年学者孔品屏也请来“助阵”,可谓诚意十足。
在演讲正式开始前,孔家姐妹已经到达现场,悉心地摆好她们为观众现场观摩准备的多年收藏:其中有寿山石、虎皮石、印谱等,品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一块石头我还没有刻,当初买的时候其实很贵,但是我就是喜欢。这么多年过去,当初的成本早已经可以收回来了……”姐姐孔品屏向大家介绍着每一方小石头后面的故事。 “以前‘投资’的意识不够强,这些石头能有今天的价值是我没有想到的。”身为学者,孔品屏对于当下的艺术品投资热保持了一份谨慎的态度:“出于喜欢,就会投入时间和功夫去认真研究;如果只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也许会走弯路,此外投资也意味着你需要等待。”
接下来,孔品屏从专业角度全面系统介绍了印章的前世今生。她指出,历史上,随着文字以及记载文字的介质变化、朝代更迭、当政者喜好、文人墨客的参与等,印章从最初的掌权象征,逐步演化成如今我们所知道的印章——雕刻和书融合的艺术。就欣赏印章的艺术之美而言,则可以从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四个角度切入。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和并能实际运用于印材选看,孔品屏结合她们事先准备的印章,重点介绍了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特点。作为业内人士,她还特别提出了一些在投资收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目前篆刻家润格的发布存在虚高的问题等。而在投资建议方面,孔品屏建议可以重点收藏明清时期的印章,因为这个时代印章的价格、保值能力都较有保障。
身为MBA学生的妹妹孔娉涛则侧重从投资收藏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和印章收藏之间的不解之缘。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孔娉涛从小就对印章有兴趣;而她的大学时代又在古城西安度过,经常跑博物馆的孔娉涛由此走上了收藏、品鉴印章的道路。
“我们是孔子第76代后人,我姐姐比较喜欢安静地做学术。但我不一样,在我心里,文化、传承、咨询、投资都是我心中不灭的灯火。我之所以为我,就是因为有这些几个元素交汇。”如今身为企业合伙人的孔娉涛,不止在文化领域、在商界与投资界也自有一番故事与感悟。
孔娉涛在正式创业前,曾经在五金行业工作了7年。随着经验的增长和不断学习,7年里她逐步成长为公司的重要人物。及至担任董事长助理的时候,她开始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分公司的总经理,亦或者咨询公司的高管。他们一方面以专业令她折服,而另一方面,也让她感到了压力,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使得孔娉涛觉得难以驾驭工作。天性不服输的她,开始暗自努力学习,这段经历对她日后的人生转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选择哪个学校,我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商学院本来就是个充满了理性思考的地方,非常需要厚重的人文底蕴来承托、中和,所以我的目标当然就是复旦。” 孔娉涛考了三次,终于考上复旦MBA。在她看来,这或许也是自己的优势:“因为我懂得坚持。”对入学不到一年的孔娉涛来说,复旦没有让她失望,而回忆起入学以来的点点滴滴,也有数不清让她感动的经历:刚刚进校的时候,她参加了聚劲orientation拓展。这个复旦MBA招牌式的拓展是从当年的每个新生班中抽出1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为期3天的封闭式活动;同时由上两级的MBA学生担纲教练,以1:5的比例,与新生一起活动。“学长学姐们经验分享,以及很多其他团体拓展活动让我非常难忘。” 孔娉涛说,“就是在这三天里,我真切感受到了复旦毫无保留的接纳,以及薪火相传的文化氛围。”
孔娉涛的创业源于一个很小的触发点:在五金公司任职时,她经常会接触一些业内顶尖的咨询公司,他们的工作状态让她很着迷,由此也让她生出了对咨询行业的向往。三年前,一个知道她心愿的朋友开始创立咨询公司,尽管彼时的孔娉涛没有任何咨询行业的经验,但是他却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目前公司的核心成员有60后、70后,孔娉涛是唯一的80后,也是唯一的女生。虽然她此前有很丰富的渠道、营销经验,但是她清楚自己并不是最好的人选。对此,她的合伙人这样表示:“我选你是因为你能吃苦,而且品德好。”说起这段转折,孔娉涛把这一切归结于幸运。初创企业有过艰难的时光,和一批资历压过自己的合伙人合作也十分不易,但对于这些困难,孔娉涛都轻描淡写。“能吃苦”这项特质,不证自明。
经过三年的辛苦打拼,孔娉涛和他们的上海新沪商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已经逐渐走过最艰难的初创阶段,步入稳定运行轨道了。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儒商。”孔娉涛这样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东边亮了,再亮西边”,这句话作为她当下的执行策略被一再提及。也许是出于孔子后人骨子里被赋予的责任感,也许是源于多年征战商场磨练出来的脾性:“我必须先把手头上这摊子事情做好了,再去好好做我想做的事情。”
“再有两年,我就可以去做一些我最初想涉猎的领域了,就是文化产业。我现在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蓝图,但是我很有信心。文化人在面对市场的时候会显得‘低能’,而商人往往急功近利。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文化和商业之间把握平衡。”
是的,对于喜欢收藏印章的孔娉涛而言,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商业社会里生长壮大,得以传承,那就是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