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

2014年07月24日

复旦MBA财富500俱乐部&移动金融俱乐部活动纪实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转型的影响有哪些?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在哪些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风险问题有哪些?

互联网金融对未来行业人材需求的定位有哪些?

 

2014年7月22日,由复旦大学MBA项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共同主办,复旦MBA财富500俱乐部、MIFC(移动金融)俱乐部协办的 “论剑天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抑或颠覆?”活动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举行,百余名校友、相关行业从业者相聚一堂,畅谈互联网金融,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本次活动首先由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互联网金融著名评论人士,网名“江南愤青”的陈宇先生做主题演讲。陈宇先生不改其“愤青”本色,语言犀利、充满激情,直击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痛点,让在场的嘉宾和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近1小时的演讲中,陈宇先生首先剖析了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表示其关键是要去中介化,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除了拍拍贷外,其余的其实都跳脱不了中介的本质。陈宇先生又提到,所有参与到交易中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自寻死路。未来的主角还是传统金融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进行创新与发展。同时,陈宇先生表示对众筹这个模式比较看好,认为其在未来可能颠覆天使投资。在法律层面看,和众筹相比,P2P更接近非法集资这条红线。

在圆桌讨论环节,复旦MBA校友,来自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聂日明先生担任了嘉宾主持,在他的引领下,点融网CEO郭宇航先生、通联支付战略与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克木先生、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先生和陈宇先生围绕着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嘉宾的观点妙趣横生、别开生面,一次次点燃在场观众的激情和掌声。如:陈宇先生提出政治经济学很重要,金融不能离红线太远,太远了赚不到钱;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就“死”了。傅蔚冈先生也通过自身的体会,表示了对互联网金融高收益的恐惧,对其投资还存在的不信任感,并表示还劝说亲人不要购买相关产品。杨克木先生也对想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不要贸然投身陌生领域,去较为成熟的相关企业历练一下再决定未来发展方向更为理性。

当一直持互联网金融悲观看法的陈宇和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郭宇航积极正面的乐观观点相碰撞的时候,把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高潮。陈宇表示互联网金融坏账率太高,互联网金融上贷款的受众都是被传统金融行业筛选掉的,相对违约风险非常高,还表示互联网金融的风控能力不比传统银行强,所以对其未来发展表示悲观。对此郭宇航先生首先表示P2P是普惠金融,帮助覆盖传统金融行业覆盖不了的人群,并给社会大众投资的门槛降低,举例某些地方银行的坏账率也超过了10%,而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不能按照传统思维来看待互联网金融,其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前景抱有相当强的自信。

在之后的Q&A环节,嘉宾和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互联网金融、品味互联网金融。观众中不乏P2P公司的投资者,他们对P2P的高收益产生的风险也表示了担心。点融网CEO郭宇航也解释了P2P企业通过高收益来弥补高风险带来的坏账率,从而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政府监管对于金融创新影响的问题,各位嘉宾也提议,一是尽量不要管,让市场来决定;二是做好投资者的教育,让投资者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不能一亏就怪政府。

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来自复旦管理学院的郭剑老师为几位嘉宾送上了复旦的精心准备的证书及复旦小萌熊等礼品。

 

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由于时间关系,观众们都意犹未尽,嘉宾们也似乎有更多的干货还没来得及抛出,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活动,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分享!

 

 

 

                                                  复旦大学MBA项目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财富500俱乐部,MIFC(移动金融)俱乐部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