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夜,史带楼603室济济一堂,MCC&AC俱乐部携手组织的“车联网时代下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汽车\互联网\管理咨询三方思想碰撞的头脑风暴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邀请到分别来自汽车和咨询行业的三位专家从系统商、整车厂与咨询不同的视角进行分享:
陈远先生——德国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信息娱乐及智能通讯业务单元市场部高级经理
任洪艳女士——上海通用汽车,安吉星规划发展部总监
潘崴先生——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
活动开始,MCC俱乐部发起人汤知音和AC俱乐部发起人方海斌简要介绍了MCC和AC俱乐部的概况和宗旨,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组织过程以及希望通过三方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车联网未来的期望。
嘉宾分享环节,第一位嘉宾陈远先生向大家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什么是Telemetric及其的服务类型。车联网是车和后台服务器的链接的一种方式。Telematics 的各种服务类型包括:安防服务,导航服务,管家服务(订票,订酒店等),手机控制服务,APP。但是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利润率仍然很低。因为随着手机设备的增加,Vehicle to Vehicle的链接和云服务,今天的车联网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但是目前遇到了很多挑战,由于电子模块越来越多车内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导致车内信息量越来越大;车与外部的沟通量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去有效的安全的交换。Continental成立了助力智能交通系统,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二位嘉宾来自Onstar的任洪艳女士,就“why connected”向大家分享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车联网以及安吉星的介绍。安吉星目前只服务与上海通用的车辆,2009年进入中国。任女士的介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安吉星的概述,安吉星的服务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 安吉星的概述,车载数据传到数据中心后,传送到呼叫中心,接收到请求后会联系第三方的救援和上海通用呼叫中心。安吉星拥有高度集成的传感器(前传感器,侧传感器,传感诊断模块,安吉星模块,高功率蜂窝天线),可以提供安吉星提供的服务,包含安防,导航,通讯和便利性等,已经覆盖了29个车型(凯迪拉克100%覆盖,还包括别克,雪佛兰等)。上海安吉星目前也在考虑多平台服务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客户体验,包括客户,手机应用,车截屏,微信,网站,和语音平台。2009年进入中国以来,目前已经有80万活跃呼入量用户。
除此之外,任女士提到行业发展及洞察发展的方向,目前行业内热门方向是大数据,手机映射,OBD车联网产品,入口多样化,4G,生态,无人驾驶。在大数据方面,互联网可以发掘更多消费者习惯和信息。在入口方面,车载服务日趋多样化,集成化,开放化和生态化,但同时需要保证协同和安全性。在4G领域,车载方式向无线化,高速化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生态方面,整车售后产业链的渗透不断加强,车联网可以在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并且造成闭环。在无人驾驶方面,智能交通将极大的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事故放生率并且节省私人时间。只有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任女士最后总结,车联网将会带来真正的零距离,零事故,零堵塞。
最后出场的压轴嘉宾潘崴先生从互联网的角度讲述了车联网的何去何从。主要从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和从互联网角度看待汽车价值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首先,从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全球车联网市场将快速发展,到2018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为2014年的两倍,达到400亿欧元。目前中国的车联网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车联网的发展模型从探索期(2009年-2017年),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爆发,车联网也蓄势待发。由于汽车存量和增量的巨大空间,也为车联网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车联网的趋势是:第一,车厂开放车载信息服务与CAN融合从而衍生出更符合用户体验的应用和服务。第二,大数据等创新商业模式出现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其次,从互联网角度看待汽车价值。汽车的互联网化,功能将被重新定义。用平台思维看待汽车价值,互联网化的汽车,其价值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具备了平台属性的智能终端,基于这个平台之上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除此之外,用大数据思维看待汽车价值,让你更懂市场,让市场更懂你。
在气氛热烈的Q&A环节中,同学们与嘉宾进行了积极互动,将问题逐个抛出,并获得了嘉宾的一一解答。
Q: Smartphone projection到底的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A: 车子嵌入式的服务,说到底其实是启动了”懒人模式”,科技的进步其实是不断满足着“懒人”的要求,但同时需要需要考虑行业的兼容性。
Q: 如何通过车联网体验,拉动传统制造商的持续增长或向互联网靠近?
A: 目前的车联网,更多的是关注稳定与安全,通过为车主或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产品来拉动传统制造商的改进。
Q: 互联网公司、OEM车厂和零配件企业目前都在做TELEMATICS,区分在哪里?
A:无论是互联网企业、企业供应商或OEM厂都已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对于用户信息的研究和积累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最终价值的,均已展开研究。最终的数据整合到汽车中,均需要汽车企业给予许可,但目前实际上由汽车厂商来主导。因为最终数据的流转由汽车厂商负责,如果不能控制数据流转,则一切的研究变得毫无意义。如果现在完全开放给BAT,在当前中国不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存在很大风险。
Q: 工业4.0和汽车3.0时代的到来都显示用户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商,商业模式的转变的影响?
A: 互联网是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在互联网行业免费已经成为开创一个企业与否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汽车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开发周期及技术积累注定了与互联网存在诸多差异。三个月可以在互联网行业创造全新产品,但在汽车行业则需要三年的研发和试生产才能进入到批量。
互联网行业与汽车结合,毫无疑问对汽车行业是个冲击。目前整车厂也在尝试转变思路,尝试接纳互联网,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博弈。汽车行业非常担忧未来完全由互联网主导,而真正的汽车企业只是成为了一个新时代的producer。
作为汽车行业,需要把握当下,为“懒人”提供好服务的同时也考虑放宽行业壁垒,与互联网行业进行整合,但最终结果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和国家政策。
最后本次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合影中圆满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在这个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时代,传统行业如何迎接挑战,突破局限,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其中的机遇如何把握?期待各位小伙伴与我们进行线上线下的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