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Memories in Yale GNW——漫画大男孩,手绘精彩游学路

2014年11月10日

陈沁文 复旦MBA12级学生

游学时间:2014.10.13~2014.10.17

 

对于复旦MBA的同学们而言,大家知道陈沁文,恐怕是从活跃在他朋友圈里的那个戴大眼镜的卡通男孩开始的。这个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的小男孩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每天都能给关注他的人带来惊喜。围绕着这个卡通形象展开了一系列温暖有爱的故事……

而这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正是陈沁文三岁的儿子“凯总”。陈沁文用漫画来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充满了爱意,更洋溢着创意。

陈沁文作为复旦MBA12级的学生,现在是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专注于移动应用方面的体验设计。漫画之于他,不仅是工作的延伸,不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记录方式。前不久,,他如愿申请到了十月份到耶鲁进行为期一周的GNW课程学习的机会。这种独特的“陈式表达”还出现在了耶鲁的课堂上! 

 

一堂课上三小时都还不过瘾

陈沁文还清楚地记得他初见耶鲁时的惊叹:“这个美丽的小镇原来是校园!”地处小镇纽黑文的耶鲁大学的确非常大,校舍与其所处的小镇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边界,难怪陈沁文会将二者混淆。“它和我曾经旅游参观过的名校都不一样,纽黑文是一个有点偏僻的小镇,我抵达的第一天,就被它历史沧桑感浓郁的火车站所吸引,这里的站牌还是那种咯咯作响像打字机一般翻动着字母的机械站牌!

可能正是得益于所在地的低调,耶鲁的校园也非常地安静,很适合学习。优雅的各色古典建筑,点缀在久违的蓝天白云与浓密的绿树花草之中,要不是来来往往的汽车与行人,我真感觉自己是回到了一个中世纪的花园小镇。”

校园固然美丽,但最吸引陈沁文的还是这里热烈纯粹的学习氛围,每一处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敬重。课程开始前的第一晚,陈沁文参加了助教安排的晚宴,见到了参加这次学习的同学,初次见面大家都还有一点拘谨,不过经过第二天一上午的共同学习和热身午餐以及校园参观后,大家都熟络了起来。

而最让陈沁文折服的还是这里的教授们,他们有的严谨冷静,有的风趣幽默,每一个都才华横溢,授课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其实每一堂课程介绍的知识点大都是曾经有过了解的,但陈沁文依然有耳目一新的体验。“我印象最深的课程是由组织行为学教授Daylian讲授的领导力思维游戏——过度自信与相信直觉。这个课程内容很丰富,我特别喜欢Daylian教授犹如脱口秀般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他运用了很多令人捧腹的视频,还有各种极具参与感的游戏,这让我们的思维细胞充分活跃起来。一堂课有足足三小时,我都还意犹未尽。”

 

视、听、闻的美妙感受

尽管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陈沁文还是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其中不乏时差和语言的困扰,但相比这期间的收获和成长,那样的困难似乎都不值一提。陈沁文有很多感触,他将它们细分为三个部分:

视觉上,陈沁文记住了教授们的授课材料,耶鲁几乎每一位教授的PPT中都充满了大量的幽默有趣的图片,以及生动的视频。“在耶鲁管院的教学楼里,有一个两层楼高的巨大屏幕,一直展现着世界经济的可视化图形。图形的传播力量远大于文字,这是我个人在一些用户体验的社会活动中分享可视化沟通的经验。可以说耶鲁的学习体验再一次验证了我对可视化方法运用的信念。”

听觉上,陈沁文提到了积极好学的印度同学:“几乎每一堂课中,回答问题最积极的都是印度学生。虽然带有浓重的口音,有时候问出的问题也未必深刻,但是印度学生具有天然的参与动能。这一点是我们中国学生需要学习与进步的地方。”

嗅觉上,那里清新的空气让陈沁文欲罢不能:“耶鲁的校园就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公园,能闻得出自然的味道。还有那些造型风格迥异,但同样优雅古典的校园建筑,却向我们展示了耶鲁对历史文化的尊敬与爱护。当我们穿过耶鲁刚建校最古老的校门时,我们已经分不清现实与历史的交界。”

用漫画来记笔记

陈沁文有一个小癖好,喜欢用漫画来表达和沟通。他不仅用一个漫画的微信公众号“凯总的每日一画”来记录他儿子“凯总”成长的点点滴滴;而且从在复旦读书的时候起,他就开始用漫画来记笔记和归纳总结知识点,这种方法还被他沿用到了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比如用漫画进行工作项目汇报、MBA的课程汇报等。“我觉得可视化的方法是有效沟通最有力的工具,因此只要有需要,我都会将文字转化为漫画,更生动地传达我的想法与创意。”

最终汇报的当天凌晨,陈沁文由于时差早起,想整理一下这一周的学习,就随手涂鸦起来,后来干脆花了2、3个小时把涂鸦漫画做成了视频。第二天一早的小组准备会,陈沁文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小组成员看,大家当即决定把这个视频作为小组汇报的压轴戏。“漫画的形式的确很生动,最后汇报时台下的同学与老师们都能够心领神会,不时传来笑声,大家的掌声也很热烈。”他们小组凭借陈沁文的漫画视频获得了最终演示的第二名,虽然输给了拥有会变魔术的爱尔兰人的小组,但对于陈沁文来说,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习成果分享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并得到认同,这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愉快经历。

这次耶鲁之行很快结束了,没有见到耶鲁的镇校之宝诺贝尔奖得主席勒教授虽然有点遗憾,但陈沁文还是觉得不虚此行,希望还能争取到再次到耶鲁深造的机会。“下次不仅要学习各种课程,还要跟大家分享“漫画沟通”的技巧!”他兴奋地说。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