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传统产业就一定要走下坡路?今天的“夕阳”同样可以变成明天的“朝阳”,秘诀正在于创新!10月28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创新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复旦大学MBA IT俱乐部、博思荟企业家俱乐部、COIN跨界创新平台联合主办的“对话商界精英,创新共赢未来——复旦大学创新与创业论坛”在管理学院史带楼1楼友邦堂举行。各界嘉宾现身说法,共同探讨了传统产业创新突破之道。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传统商业还处在1.0时代。而商业2.0是以PC搜索为代表的商业模式:购物中心虚拟化、全国化,以虚拟渠道打击实体区域渠道。在商业2.0时代,渠道商、批发商的环节是被互联网摧毁最强烈的环节。
商业1.0到3.0的变化也表现在消费者决策流程的改变:大众传媒阶段消费者决策模型为AIDMA(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在PC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决策模型为Attention--Interest---Search---Action---Share,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之前先进行搜索,消费之后就产品的服务、交货速度、产品质量进行分享;在自媒体时代,消费模型为Attention--Search---Connection--Experience--Action--Share,消费者搜索认识的人对产品的评价,在朋友圈中的分享成为一种封闭型的强关系。
PC互联网通过标准商品(杀价)来获取客户,移动互联网通过标准商品(服务、专业)来获得客户,提高客户黏性,进而使其变成粉丝。
传统企业的经营思维是陆军思维:覆盖面越广越好,但深度不够;互联网企业开始时一穷二白,他们更是仅仅抓住用户体验,经营思维是天军思维,用的是激光,打的是深度,面小但是深度大,依靠激光就能实现专注、极致、快、获取口碑。
盈利模式是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围绕盈利模式展开。“合适”与“独特”是盈利模式的关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客户定位和资源禀赋确定合适的盈利模式。
钢厂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其盈利来源来自行业平均毛利、成本挤压、差异化溢价;一旦确定了盈利来源,实际上就确定了企业产品定位、生产组织、研发方向、服务体系等的组合,确定了竞争力的提升方向。只提升竞争力,但不与盈利模式结合,缺乏针对性,虽然会有效果,但效果不会理想。
所以,钢厂要转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规模效益阶段:连续、稳定地达到一定设计产能,实现达产。
(2)质量效益阶段:达产情况下,满足品种规格的要求并且保证质量稳定性。
(3)品种效益阶段:超出装备设计大纲,进行公益流程的改进和产品开发。
Tom Enders说:“每一次创新都会带来风险,但是如果你回避风险,竞争就会杀了你,所以你必须学会走钢丝。”创新具有巨大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的机会越来越小,同时对创新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清晰。
节省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手中之鸟”,利用现有资产,投入最少的努力和资源,创出新产品。其创新渠道来源包括:未能上市的产品、超前的产品、视野狭隘的产品、捆绑销售的产品、单售的产品、设计过度的产品。
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手中创新”:
(1)以前开发的一些创新受当时的环境所限未能上市,但如今环境已发生变化。
(2)过去超前的产品特色,如今可满足新出现的关键顾客需求。
(3)重新定位现有产品,因为顾客无法预见的原因开始喜欢上它们,产品的概念创新会带 来巨大市场
(4)将捆绑销售的额产品拆开单卖。
(5)将单卖的产品捆绑成新的组合,使其对顾客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
(6)针对要求较低的客户群体,简化设计过度的产品。
创新要纳入只是管理、资产管理、确保价值最大化;建立创新产品库、信息档案、消费者需求跟踪、定期评估机制等;创新不等于颠覆,节省式创新同时也是一种“低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