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烧脑数字货币-创新俱乐部活动后记

2015年09月22日

9月19日晚6点,在复旦管院史带楼603室,一场小型而特别的烧脑活动正在展开中。作为复旦MBA创新俱乐部“极致创新”系列讲座的特邀主讲嘉宾王辉,正神采奕奕地站在台上准备着“货币新思维”的开场,与观众互动交流着对于数字货币的普及认识。

 

复旦化学系本科毕业的王辉,也是2014级MBA在读的同学、币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每每谈及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作为资深玩家的他便眼中闪烁起光芒,与人滔滔不绝地聊起各种技术原理与设想。这次,他从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与探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上的运用原理;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所适用的其他商业领域;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商业机会。

争抢记账权以获取比特币,而个中信息的真伪又将如何甄别呢?志林姐姐和玉凤姐姐,谁又将成为区块链中延承系统游戏的那一环呢?王辉用诙谐而又清晰精准的描绘方式,把区块链在比特币里的结构流程分析得清清楚楚。观众也从中一步步地听出滋味,不停有人提问,“记账与识别真伪是否有时间差,如何控制风险?”“所有参与者是否都将知道现存多少个单位的比特币?”“因为总量的有限性那么后加入者是不是所拥有的资源将越来越少,那为何还有源源不断地人加入这场游戏竞逐呢?”

 

通过探讨,观众不难发现,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数字货币上,其去中心化、天然防伪、不可修改、不能复制的特质,使得这项技术更可能在支付、公信、彩票等多种需要公开、透明、公平的领域里发挥作用。王辉一直感叹,发明区块链玩法的人一定是非常精通货币原理的,但是他可能也没想到,这套技术竟然可以用在那么多广泛的领域里,而比特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探讨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商业机会时,对于不熟悉数字货币领域的观众来说,在听到一些天文数据时,还是相当的吃惊的。对于分布全世界各地参与挖矿工作的计算机,其全网整体算力在400P左右(1P=1000T)。作为对比,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的超算不到40P,即参与挖矿的全网计算机算力相当于10台天河2号24小时工作,全网每天的电费耗用成本在400万人民币。无论就运算速度与结果的能力方面,还是能耗与硬件供应方面而言,这些都很难不让人深深思考其运作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思路。

两小时的分享是满满的干货与连续烧脑的思索,为数不少的观众在会后仍不愿离去,而是继续互动探讨着技术上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创新俱乐部为王辉先生颁发了由复旦MBA项目与复旦MBA创新俱乐部签发的嘉宾证书。

 

希望这场活动能够带给思维极客爱好者们一些新的思维角度与启发!

 

注: 本次活动又复旦MBA项目创新俱乐部同学组织

新闻稿及图片由复旦MBA项目2014级8班张晓欣同学提供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