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TA | 自省的力量,让我们逆风前行!

2020年03月18日

今年的春节注定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个春节。疫情虽然在蔓延,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也源源不断地被传递到一线。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复旦MBA学生们也挺身而出,他们凝聚力量共克时艰,各司其职地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突如其来的疫情终于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等一等内心,清一清思绪,想一想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怎样才算冷静与理智?如何分辨真与假、善与恶?这段日子也终于让我们体悟到,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面临怎样的逆境,爱和希望永远是我们生存下去的最强动力。

 

张梦洁

复旦MBA 2019级4班

媒体行业从业者

战疫关键词:记住感恩和忧惧

作为复旦管院占比0.2%的文化传媒行业从业者,我的春节假期可能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

 

 

除夕夜,我在中山医院的发热门诊;年初二,我在儿科医院的ICU;年初四,我在虹桥机场送机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随后的延长假期里,年初七,我在定点收治新冠病毒患者的传染病大楼下;年初八,我在虹桥火车站看返程疫情防控…很遗憾,面对新冠疫情,我并没有真正过过一个春节假期,甚至是我从业至今度过的最忙碌的一个假期。

 

奔赴现场,采访事实,还原真相,是一个记者的天职,是化解社会恐慌疑惧的利器,也是对防疫救灾最好的支持。然而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我也是别人的女儿,也是别人的妈妈,也会纠结,也会害怕,所以和那些第一时间奔赴武汉的同事、同行相比,我依然是个战五渣,真心的。即便如此,如果你曾经面对面见过那些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也掩不住操劳疲累的医务工作者,和他们在安检口遥望挥手满眼不舍担忧的家属,你会真切地体会到,和一线的战“疫”者相比,我们所能做的真的太少太少了——现实点大约就是少出门多消毒,少刷手机多吃饭,少传谣言多思考,互相体谅互相体谅

 

传统媒体的性质决定了我看待许多事情往往更偏于冷静克制,多关注事实,慎发表观点。2月7日李文亮医生去世的那天全网刷屏悼念。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有人愿意奋不顾身,也有人说人间不值得。在流星前哀伤祈愿的人啊,不要忘了,在那漫长的黑夜里,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奋不顾身的星星。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有光明,所有才要有追寻光明的信念、勇气和人。”因为工作关系,我见过许多医患纠纷,听过各种杂乱声音。所以你当我泼冷水也好,我想说的是:悲愤的人们,请记住他的名字,请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此刻的感恩与忧惧。未来也请努力,不要伤了他们的心。

 

你看,其实我们做记者的,都是一帮别别扭扭、理想主义、甚至迂腐偏执的人。但如果抛开工作,作为一个普通女同学,我也会在不需要外采的日子,在家宅的昏天暗地。每天窝在小厨房里捣鼓三餐美食,在B站和抖音follow网络健身课,在阳台铺垫子布置家里蹲的新工位,在有阳光的日子和我的女儿、我的花一起晒太阳,元宵节和留守老家没能团聚的老张云吃汤圆、云喝酒等等(乘机公开表白爸爸!请务必让爸爸看见!)

当然,我也会为吃多长肉而后悔,会为去不了健身房浑身长毛而焦躁,会因为迟迟不能开学要和"神兽"继续无穷无尽搏斗而烦恼。我常常和朋友吐槽,2020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年,“有生之年”+“活久见”,这让我想起曾经的千禧年,种种荒诞不堪,灾祸连连。但20年前我还太小了,看待许多事情还不具备足够的阅历和心智。而20年后的今天,面对这场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我依然觉得,不管前路明或暗,当下我还是感恩它带给我种种新的思考与感悟

 

智者有云,假使你有两片面包,要用其中一片换一朵水仙花。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世间种种本来就艰难险阻,险象环生,暗藏杀机。但正因为怀着这样的觉悟,才更要珍惜当下的小确幸啊。头顶的阳光,盘中的餐,嗅到的花,眼前的人,当下的恩赐都是最好的。那些想要奔赴的愿望,奔则奔矣,依然要全情以赴。但若实不得赴,也没必要成了怨与妄,因为真切活着的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不可辜负。岁月漫长,心怀温柔,眼前的苟且就是诗与远方。

 

最后,战“疫”的日子,还是会发疯地想念一点点周黑鸭、大学路的烤串火锅以及下饭下酒的可爱同学。但我认真地相信,春暖花开之日,必是你我重逢之时。因为有着这样的期盼,数着日子过的每一天便不再那么难熬。你我距离或远或近,但头顶的太阳总是同一个,那么能不能约定,一起在阳光下努力让接下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开出一朵小花

 

武琼

复旦MBA 2018级中文1班

科华生物

BD高级经理

 

战疫关键词:线下战疫,线上办公

 

2020年以其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之所以独特,很大的原因是信息的爆炸,让十几年前或其他地方类似事件感觉上离我们更近了。新冠疫情假期,我在上海,与家人“宅”家过春节。刚刚结束的2019是忙碌的一年,本想利用春节小长假充电补充能量。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每天早晨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丁香园的疫情实况,面对ABCD疫情传染矩阵中B/2B/3B型人数的不确定性,内心难免焦虑。幸得被一线逆行者们的奋勇前行所感动和激励。做好家庭和小区的疫情防控,守护家园,就是贡献,同时期待“拐点”尽快到来。

 

当我们处在习以为常的“灰犀牛”环境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疫情,需要我们逐渐从意料之外的恐慌中走出来,沉着冷静地面对,否则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的恐慌会使事态适得其反。当然,这也为众多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挑战,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如何生存让我对个人风险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身处生物医疗诊断行业的一员,尽管是春节假期,我和我同事们早就身赴一线的医院和全国各地CDC疾控中心,提供相关检测设备和试剂。为了尽快结束战“疫”,能抓住春天的尾巴,我在2月3日开启复工模式,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防疫和自我保护,人人有责,隔离病毒不隔爱,抗击疫情,你我在行动!

 

居家办公,不同于办公室办公,需要从时间、空间上安排好家庭和工作。工作插空,我会陪小朋友玩耍和学习,自己抓紧时间翻翻书。面对工作,就是面对疫情,按时开启工作,寻找一块净地,自觉自律自制。线下战疫,线上办公,弹性工作,远程会议,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希望抓住春天的尾巴,与家人、朋友们一起郊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和煦春风,鸟语花香,桃红柳绿。

 

王珏文

复旦MBA2019级5班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

客户经理

战疫关键词:紧密跟踪员工动态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防疫攻坚战中,有一群人,他们在这个春节里时刻关注疫情走向、紧密跟踪员工动态、仔细研读政策制定复工规章,默默为员工安全与福利保驾护航,他们就是万千企业的HR。服务他们,服务员工,共同战疫,我感到很自豪。

 

我现在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客户经理,为近百家客户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与代理服务,为近万名雇员提供社会保险及福利类咨询。

 

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是从大年夜下午拉开帷幕的:北京社保局紧急收集湖北籍员工离京动态。作为北京社保缴纳员工众多的外服,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联系客户HR,转而联系员工,一个下午完成收集工作上报北京社保局。然而,这还只是开始,1月27日国务院公布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3日,各地陆续公布延长复工日期。“延长的假期是什么性质?延期复工又怎么算工资?复工通知怎么拟定?” 史无前例的政策让HR们陷入了兵荒马乱,纷纷向外服一一咨询。

 

其实,新冠疫情假期时,我正在北海道旅游。每天早上除了关注疫情确认人数,作为人力资源顾问,我更时刻关注着各类疫情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发布,延期复工通知、居家办公福利保障、企业减负政策等等,而同一类型的通知又因中国各省市差异存在不同,及时为客户提供政策汇总与细则解读成为了我的旅途常态,经常到了半夜还在回复客户咨询,回应客户对于外服开辟新冠肺炎患者医疗理赔的绿色通道咨询以及特供消毒防护用品的采购渠道。朋友圈发布量达到了全年顶峰,不是旅程沿途的冰雪美景,而是帮助企业共同抗疫的政策更新与服务保障。

新冠疫情于世界经济是一场黑天鹅事件,于万千中国企业是一场危机应对能力的考验。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而安人需要先安心,企业只有充分做好员工福利保障,才能够与员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我想,这也是我,一个人力资源行业工作者,能为这场战疫贡献的绵薄之力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健康自由的可贵,友情爱情的不易。愿疫情早日结束,我想摘下口罩,去拥抱那些特殊时期一起并肩作战的HR朋友,道一声辛苦了。天佑中华,武汉加油,企业加油,HR加油!

学生故事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