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 iLab中期汇报(三) | 拓展国际视野,助力全球化合作与发展

2021年06月07日

作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MBA行动学习课程,复旦MBA iLab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中国商学院中最具多样性和影响力的MBA行动学习项目。在过去的16年里,复旦MBA始终致力于汇集全球优质资源,与来自美国、芬兰、葡萄牙、澳大利亚、泰国和中国本土在内的232家公司达成合作,开展了284个iLab项目,吸引了超过1000名学生参与。为MBA学生提供“知行合一”的平台同时,让他们得以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探索前沿科技、拓展创新思维。

本年度iLab项目包括Fudan-Business Finland iLab,Fudan-MIT China Lab,Thailand-China Lab,Local iLab等,服务的企业来自中国、芬兰、泰国等国家,并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98名2020级IMBA学生组成23个项目团队在战略、运营、市场、销售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探究。近日,iLab项目陆续展开中期汇报,各项目团队以卓越的团队合作高效推进项目。以终为始,共同期待终期汇报推动更多商业价值落地。

当下,“全球化”已然成为商界的共识,企业们纷纷提前布局面向未来的新型“全球化”竞争优势。为此,意欲拓展海外业务的化妆品包装企业Leek,还有想要拓展更多潜在客户的Bangkok Bank,都向复旦 iLab项目团队提出了“行业分析与展望”相关的发展新需求。

接下来,为Leek、Bangkok Bank两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iLab团队,将如何默契加持、协同突破?让我们来为你一一揭晓。

Leek:深入竞品分析,海内外协同奋战

【项目一览】

服务企业:Leek

咨询目标: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ustomer Group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osmetics Packaging Industry

-全球化妆品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客群分析

任务挑战:

进一步了解同行竞争者优劣势,分析市场拓展方向

当前进度:

在美博会实地访问学习,收集了竞争对手的产品线状况,将结合海外展会信息给出市场拓展的建议。

Leek项目指导老师赵优珍教授、企业方及学生合影

【汇报关键词:竞品分析】

Leek iLab项目由2015级IMBA嵇悦菲校友发起合作,出于重视,企业还特别为项目团队安排了一天的企业参访行程,让项目团队在初期便获得了前往企业实地考察的宝贵机会。

这是Leek企业第一次与复旦MBA合作开展iLab项目,谈及合作初衷,企业方表示:“iLab项目加深了企业与学校的联动,我们希望借此让优秀人才更好地成长,同时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据介绍,项目团队不只前往了Leek在安徽的生产基地,还去往Leek位于上海的办公室参访和学习。通过实地探访,项目团队了解到,Leek是一个B2B的企业,它所提供的服务是将产品销往行业内的化妆品公司。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团队也发现,关于Leek竞争对手的信息是无法直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的,需要团队和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同时也需要企业提供一些内部的资料才能真正去深入地了解行业领域。

2019到2020年疫情期间,国内外贸易开始新一轮资源分配。根据McKinsey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化妆品等快消品项目为国内外疫情期间的主要消费期望增长点,并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Leek于2020年建立外贸事业部,正式进入化妆品外贸市场,此次 Leek iLab项目所咨询的内容正涉及其海外业务拓展和国内业务调研。

较为特殊的是,此次Leek iLab项目团队的5名成员中,有2名身处国外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采用“线上+线下”的协作模式,为项目的推进增加了新的挑战。但也正是基于这份特殊性,项目团队分工格外明确。“海外的成员主要负责海外平台的拓展,包括展会的信息搜索,国内的成员主要进行竞争对手的信息采集和实地考察,大家分工明确、齐头并进。” Leek iLab项目团队组长项文说。

在中期汇报中,项目团队就课题研究中的三大模块:行业趋势调查、精品调研和渠道扩展向企业方进行了工作汇报。其中,客户对于项目团队已采集到的海外展会、竞品分析等相关信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项目团队能够从学生的自身视角出发,看到企业在发展中可能会忽略掉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分析报告的有效补充,对企业日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企业方表示。

不仅如此,项目团队还就化妆品市场中的新品类展开探究,从市场占有率、国内生产和销售状况等多角度延申思考,为客户未来发展新业务拓宽了思路。

在项目团队看来, iLab项目是一个能够把复旦MBA课程中所学的理论落实到实践的重要渠道。“通过参与这样的真实商业咨询项目,我们有幸深入接触到了领域内的优秀企业,收获了新的见解。Leek iLab项目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能力上的提升,更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参与一个咨询项目的整体流程,对以后类似的工作开展有所启发。”

下一步,针对客户的期待与建议,海外的两位项目成员将会把他们之前搜集到的展会信息做进一步的罗列分类,国内的成员则会前往中国最大的美妆博览会,为进一步了解同行业竞品,收集更多信息而前进。

 

Bangkok Bank:

步步为营,

解锁供应链多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项目一览】

服务企业:Bangkok Bank

咨询目标:

- The New Normal – How China, as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Hub, will Respond to the Trend of Supply Chain Diversification?

- 新常态——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的中国将如何应对供应链多元化趋势?

任务挑战:

找到有特定需求的潜在客户

当前进度:

基于个别关键访谈对象,探求更多的Bangkok Bank潜在顾客。

Bangkok Bank项目指导老师徐倩教授、企业方及学生合影

【汇报关键词:供应链多元化】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许多行业和公司重新思考其全球供应链模式。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Bangkok Bank现有的“一篮子鸡蛋”供应链模式亟需调整。

为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Bangkok Bank急需实施一个可靠的计划来缓解未来潜在的危机。这也成为了今年Bangkok Bank再次选择与Fudan-Sasin团队展开合作的契机。

据悉,自2018年复旦管院与朱拉隆功大学Sasin管理学院建立Thailand-China Lab项目合作关系以来,Bangkok Bank积极参与了每一年的合作,此次为第三次合作。为表重视,企业方更是为Fudan-Sasin团队安排了在曼谷、上海两地的会面交流,确保iLab项目启动的顺利进行。

Bangkok Bank iLab项目团队复旦方的协调人谢宇光介绍说:“此次项目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调研,我们所需要的是企业家的样本信息,而这一类的资源是非常难获取到的。”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找到项目的突破口,在项目启动前,指导老师徐倩教授为项目团队共享了过往项目中使用过、且经过验证的工具;MBA项目组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校友资源,从而使得项目团队在中期汇报中交付出了超过自己有限资源范畴的咨询方案。

在Bangkok Bank Fudan-Sasin团队看来,任何主观的臆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项目团队选择了看似最简单却也十分奏效的办法——逐一采访企业家,从而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家的想法和我们的设想是有差异的。采访的过程其实也是将我们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让我们更宏观地了解到中国企业的现状和供应链的趋势,找到解决思路的突破口。”

这样的实战无疑全方位锻炼了项目团队在访谈中的应变能力,而在收集了足够多的访谈数据后,项目团队中复旦方的成员们还将利用在复旦MBA课程中学习到的框架和分析方法逐渐缩小目标。“目前我们的打算是瞄准资产较小的企业,去推进其与Bangkok Bank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受益于复旦MBA所构建的国际视野,同学们一方面与国外成员保持默契交流,另一方面也积极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针对国际项目的研究与分析能力也得到全面锤炼。通过iLab项目这一实战的“课堂”,复旦MBA的学生们将不断走向世界,去探索、去交流、去积累,锻造出日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开启更为远大的人生格局。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