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奖”啦 | 让公益、教育和商业,跨界碰撞出光芒

2021年10月27日

开奖啦?开讲啦!在“开奖啦”系列文章中,复旦MBA2021年度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将“现身说法”,分享他们获奖感受,总结他们的备考经验,展望即将开启的求学之旅。我们期待未来你也能来到“开奖啦”,讲出你一路走来的故事和梦想成真的快乐。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开奖啦”系列分享的现场!今天是公益专场的第二场,我们请到的分享嘉宾是谈杨:他做过记者,下过乡,从美丽中国的支教大学生,蜕变成为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一员,以公益的方式助力更多孩子获得核心素养的成长。而今,他选择来到复旦MBA,怀揣初心再出发。

一、集众力于一“益”,探索更多解决方案

我毕业于南京大学的新闻专业,在大四的时候,接触到了美丽中国的大学生支教项目。中国的偏远山区为什么一直需要长期性的支教?这种支教模式是否真得有效?带着这些疑问,我在云南做了两年的乡村中学老师,而这段难忘的经历也让我对于当地的整个基础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我突然意识到,招募优秀的人才作为当地教师队伍的补充,似乎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地方教育需要的是整个教育生态的整体重构。而我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要培养当地的教师队伍,推动当地教师的成长发展,同时让整个地方的文化、政策也获得一定的改善和提升。

谈杨在做公益

但,仅靠个人的力量始终无法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无论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亦或是政府力量。于是,在支教期结束后,我来到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始继续投身于公益事业。

目前我们主要在做的事情包括为学校建设多媒体智能化教室、设计与国家基础教育互补的素养课程、构建教师培训发展体系等等。我们鼓励孩子通过电脑、互联网去打开外面的世界,探索自身在合作、体验、表达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赋能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从业人士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将“支教”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变得愈加完善和专业化。

 

二、选择复旦,探求更为成熟的公益发展

以专业的方法去做公益和以商业的力量去运作公益,这两种思潮之间是有一些争议的。如何实现更有效的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发展,这是中国公益面临的大问题。而其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缺乏系统性的专业人才培养,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

当我投身公益,并逐渐变成管理层,开始带领团队,这就需要我肩负起机构战略决策层面更大的责任。但如何去展开更加有效的管理,这在公益界里是缺少一些成熟概念的。我相信对于我而言,选择复旦MBA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我将商界成熟的经验赋能到公益组织,形成有机转换与融合。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最初也是从金融跨界的,他以商业的思维去运行公益,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和管理决策,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商界的知识更迭飞速,而复旦MBA拥有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这对于丰富公益行业的发展,引导公益行业的成长和变革将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推出的首个面向公益慈善组织管理人才的奖学金,其目的也正是面向全国招募公益人,与全球商业精英共同学习,实现跨界创新。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契合的。正因为如此,我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来读MBA,而是代表了整个基金会来学习和探讨,让自己成为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做一名更为合格的管理型公益专业人才。

 

三、收获喜悦,将期待化为更长远的行动力

关于复旦MBA公益奖学金,最初其实是我们基金会的领导推荐给我的,了解后发现自己也符合申报的要求,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这一申请。因为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公益行业,所以当时也很期待能够在复旦MBA学习到一些新的内容。

在我看来,复旦MBA设置公益奖学金其实是一种社会担当的表现,它愿意以自己的能量和持续的意愿去培养公益人才,这非常让人感动。复旦MBA愿意充当领头兵去做这样一件开创性的事情,而我能够参与进来,这也让我深感荣幸。为此我不断督促自己要不负众望,完成好此行的重任。

聚劲2021 Orientation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贯通,将所学内容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去发挥作用和价值,把公益、教育和工商三个领域进行更好的跨界融合。另外,我也在完成自己关于终身学习力的新课题,很高兴能够邀请到复旦MBA的同学共同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

 

肩负着推动公益组织成长的使命,谈杨将在复旦MBA继续探索前行,开启工商、教育、公益创新融合的新窗口,向着“重塑偏远山区教育生态”的梦想更进一步。

如果你也和谈杨一样怀有公益初心、渴望在公益征途上更上一层楼,欢迎报考复旦MBA并申请我们的公益奖学金,共同为中国社会的美好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生故事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