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奖学金 |斗志昂扬,百战归来再读书!

2022年11月09日

        谁说月亮与六便士不可兼得?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奖学金》系列文章中,你将有幸围观学霸,了解他们“赴旦”路上的精彩故事与拿奖秘籍。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申请者,成功上岸且追到炙手可热的奖学金是种怎样的体验?他们如何高效管理时间?备考时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加一点好奇心、一点进取心、一点好胜心、一点激情与策略,复旦MBA带你尝尝认真学习的“甜头”。

 

        本期与大家见面的是2位分别拿到复旦非全日制MBA预审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刘舒雯、全日制MBA预审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郑子妍。一位是志向打造中国存储品牌的半导体从业者,一位是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积极破圈的国际金融精算师。她们怀揣着对未来明确的目标,与复旦双向奔赴,即将在这里开启一场知识和成长的盛宴。
 
 
 
 
#建立系统商科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嗨,大家好,我是复旦MBA2022级中文六班的学生刘舒雯,我本科就读于复旦微电子学专业,半导体行业科班出身的我,毕业以后深耕于存储芯片行业十余年。之前在外企工作,直到六年前中国成立自己的存储芯片公司,我就抓住机会投身到自己国家的企业工作。一方面是想将以前在外企积攒到的知识、经验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让我第一次找到了职业生涯当中的使命感——为国家半导体行业发展效力,打造“中国存储芯”。
 
 
        与复旦的缘分似乎从未停止过。十年前,我就曾报名过复旦MBA,但由于当时并没有在管理的岗位上,也没有带团队,一个人单打独斗,可能不太明确为什么要花时间继续读书,所以后来我就放弃了考试。
 
        十年后的现在,我对职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尤其是进入我现在的公司带过几支团队之后,公司赋予我的职责越来越重。我觉得不论是管理经验还是商科知识,我都需要接受更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培训。复旦既是我的母校,也是全国最出色的MBA学校之一,所以我决定报考复旦MBA。希望重回母校,在MBA学到系统的商业知识,帮我更顺利地把手上的零售品牌打造成中国市场上消费者熟知并占有可观市场份额的品牌,也为我们自己有这样一个品牌而自豪。
 
快问快答·学霸备考经验分享
       Q:用一句话分享得知自己获得预审奖学金后的感受。
      我当下其实还是挺惊讶的,把这个学号核对了N遍,最后确认是我得奖,可能别人眼中的我比我自己眼中的我更优秀吧!
 
      Q:认为自己能获得预审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
      一部分是我的工作背景,另一部分应该是我对行业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念打动了老师。
 
      Q:以MBA身份再回母校,与本科踏入母校心情有何不同?
      心态还是挺相似的,虽然工作十几年重回学校,但我始终保持着空杯的心态。报道那一天回到学校,与本科入学时满怀憧憬一致,学校环境和心境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同之处就是本科入校时可能还不清楚我这四年会发生什么,对未来处于懵懂未知的状态,但读MBA带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我在公司转过几个职能,现在做产品线总监,希望能够将所学商科知识运用在未来工作中。
 
     Q:如何科学备考?有什么Tips?
     首先要学会时间管理。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时,我经常在健身房跑步机上一边跑步一边看备考的课程,学习跟健身两不误。
 
      其次,面对不熟悉的课程时要选择靠谱的老师。例如考试科目中的逻辑学很多人没有专业学过,给逻辑科目备考选择正确的教学课程很重要。不同老师的课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建议学弟学妹们选择好的老师来帮助学习。
 
     最后卯足劲好好复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好好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完成事业转型,见证不同的人生故事#
 
       大家好,我是郑子妍。在苏州长大,初中毕业拿了全额奖学金去新加坡读高中,高中毕业以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修金融精算,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精算师的工作。
 
 
 
        我很想回国发展,之前在美国工作,疫情未开始时回到家里过春节,当时机票很贵,我就申请在家办公,一边倒时差,一边工作了两年时间。两年中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自己房间的床和桌子之间“两点一线”,这也让我有很多时间去沉淀和思考自己。我是一个想要尝试突破、走出舒适圈的人,我个人认为精算师局限性比较强,它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在综合考量了自己的背景后,觉得我更想做不只需要计算,更需要与人沟通的岗位或职能,而MBA就是我目前转型中最需要的桥梁。
 
 
       在那时我明确了要读MBA的想法,具体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去读MBA呢?是回到美国,还是去欧洲读?这些都是我反复考虑问题。依据决定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我觉得MBA带给我的价值不只是一所在世界上顶尖的排名、有强大的学术能力学校,当然复旦肯定是名列前茅的,但复旦对我更大的加成是可以把我带回国门,所以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复旦MBA。
 
       之所以没有选择金融类等课程,是因为我的学习经历与MF同学的学术背景比较相似,而MBA的同学给了我更多新奇的体验,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使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许多神奇的经历,有的人在非洲经历过战乱、有的人参与过基建工程……他们在世界、在祖国的不同角落,他们都有精彩纷呈的故事等待我去发掘。复旦MBA校友平台广阔,我期待在这个社群中结识好朋友,并与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快问快答·学霸备考经验分享
       Q:分享得知自己获得预审奖学金后的感受。
 
       获得奖学金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我本身是精算师,所以对自己的背景进行过考量,不论是精算师从业资格证书还是我的学历背景以及预审时的表现,都觉得自己可以排在前面的。不过预审第一还是就是挺惊喜的。
 
     Q:认为自己能获得预审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要了解自己,结合过去取得的经历,如果学历背景没有那么突出,其他有哪些可以拿出来展示的地方?明确了这些以后,再开始做材料填写和面试准备,就会更加从容不迫。
 
       材料相对而言比较定性,面试可发挥的空间很大。复旦老师们也都循循善诱,希望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总的来说,只要认清自己,从容不迫、自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Q:如何科学备考?有什么Tips?

       备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明确自己的时间线。联考是系统性的考试,前期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要确定哪一个是拿分项。比如我太久没有写很多中文字,论文就是短板,但备考途中也坚定不放弃,即使时间很紧张,但还是要全力以赴争取每一个部分,多拿分。
 
       国际班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GMAT考试,GMAT达到750分以上,可以获得学费全免的名额,我错过了这个机会,觉得很可惜,希望大家提前做准备,规划好时间。
 
      线上面试时要提前测网速、光线,着装要正式。千万不要紧张,尽量跟面试老师保持互动交流而不是刻板的一问一答。
 
 
 
      步履不停,追寻独立生存、完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一路成长,实现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的自我修行。MBA学子在复旦广阔的平台上,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学生故事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