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周:在“拼速度”的技术周期中保持敏锐 | Hey!科创人·“青干”特辑

2023年11月17日

每一次技术浪潮都是创业者的良机,当科技创业者站上时代的浪尖,科创管理教育将成为他们弄潮的风帆。在复旦MBA科创青干营,同学们带着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而来,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求索答案,"科创就是不断尝试走不同的路径,找到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人物简介:许兴周,2021级复旦MBA学生,复旦MBA科创青干营首期学员,山东吉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微宇(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加入复旦MBA科创青干营之前,许兴周创立的吉康基因已经有五六年的发展时间。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团队构建出一整套从实验室设计、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技术转移、质量输出、售后服务等多点贯通的一站式精准医学中心方案,还建立了山东省内第一家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微生物精准医学实验室,形成8000多人份的病原微生物样本信息库,为病原溯源、耐药机制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

“过去几年可以说有了一些创业体会,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具体经验和心得积累上,缺乏系统梳理。”为了让公司保持长期良性发展,作为创始人,许兴周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全景认知,找到行业竞争中的破局“密钥”,这也是他决心到复旦攻读MBA,并进入科创青干营学习的最主要原因。

课堂内外同频共鸣, 寻找行业破局“密钥”

“创业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疑问,而带着这些疑问来听课,会特别有感触。”每周,许兴周都要从山东“打飞的”到上海上课。尽管行程紧张,但科创青干营丰富的学习安排让他乐在其中。“教学设计特别好,从课程、参访到读书活动、科创先锋论坛……充分感受到学院对青干营的全力支持。”许兴周对众多名师的精彩课程印象深刻,“既有学院导师,也有企业家导师,言传身教中兼顾了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

在学习王安宇老师的“技术周期”相关课程时,许兴周自身也恰好在经历整个行业的重要变化时期,课堂内外的同频共鸣,让许兴周无比真切地体会到了“技术变化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市场变化。”此外,王雷老师的知识产权课程,钱世政老师对于Capstone项目的精心指导等等,都让许兴周获益匪浅。“既弥补了我知识上的短板,也从老师的深厚经验和洞察中得到很多启发。”

在青干营里,同学间的跨领域交流还让许兴周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知识盲区。“例如知识产权、财务战略、人力战略等,都是之前接触很少甚至没有涉猎过的。这种感受就像‘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有在交流学习中深入了解,将其他科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对照,进行自我深度复盘,才能结合自己的企业情况制定相匹配的策略。”

“当一个个问题被快速解决时获得的高效且明显的成长感,让我收获满满,信心满满。”许兴周感慨,青干营是一个充满活力、彼此点燃、积极向上的群体,“最近我们正在酝酿探讨几项同学之间的合作,期待下一步推进落实。”

技术周期“拼”速度,保持敏锐把握赛道机遇

每一次技术浪潮都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技术突破,解释了很多以往解释不了的生命现象,这些技术进步正在普遍影响着精准医学、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发展,而这些机遇也给了许兴周和他的团队坚持下去的信心。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不断吸收新技术并转化成具体的应用产品,更需要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中找到很好的结合点。“对所采取的技术路线要有整体认知和谨慎选择。”许兴周说,技术生命周期正在逐渐变短,大家“拼”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能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把握需求的变化,保持灵敏性,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未来的挑战。”

作为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创业者,许兴周认为对于技术,创业者要抱以既“重视”又“看淡”的两种态度。一方面要重视新技术的引入,让技术有机组合,协同发展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时,如何将复杂的生物学语言转变为简单明了的生活语言,让不同层次的客户、让非专业大众普遍接受,是对营销工作的重大考验。“企业的长时间坚持和成长是一个综合发展过程,除了技术,还有企业的文化、先进的管理、优秀的营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看淡’技术。”

每个行业在发展中都会经历起伏。“创业不容易,科创更不容易,需要关注的点更多。”在许兴周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赛道,就要相信赛道上的机遇,“我们就应该把这些看似无常的变化视作平常,在面对很多变化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定力。在更大的视野中审视这些变化,总结变化的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制定相应的策略。”

“多组学+人工智能”,探索前瞻性科技服务

2023年,在吉康基因稳步发展的同时,许兴周又创立了一家新公司。“原来也一直有向上游发展的想法,但当时除了新技术尚未引入,相应的管理能力也不够成熟。”在青干营的学习让许兴周从知识储备到信心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成立新公司微宇生物的时候,我几乎完全按照在青干营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搭建初始框架。另外,参访的科创企业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中,空间组学位列其中,这种新兴生物学研究领域结合了组学研究和空间生物学概念,主要目标是确定细胞和组织在空间上的组织结构,以及这种空间结构如何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功能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空间组学也是微宇生物聚焦的前沿生物技术之一。“我们探索的领域包括时空组学、宏基因组、第三代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等新兴技术,目标是建立起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许兴周介绍,“例如,基于时空组学的基因检测,可以重构三维的组织细胞图谱和基因图谱,许多发病机理和现象都有望得到很好的解释。”

未来,许兴周和他的团队将高度关注多组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等不同知识领域,这将是复杂又充满活力的新机会。”

“现在实验室建设、初步人员招聘已经完成,我们正在制定新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许兴周说,“希望提供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服务,并且在过程中积累研发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

学生故事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